第一道菜,夏明烨也做了一道孔府菜。
这次他没有做仿熊掌,而是做了一道清炒的菜。
名叫:玉扇桃。
实际上,算是他自己在冯正明身边学习后,结合孔府菜追求的文雅,改良了清炒虾仁后自创的一道菜。
用面条油炸了之后,做成了扇面的样子摆盘。
虾仁选用的是渤海湾大明虾。
现剥的新鲜虾仁,腌制入味上浆后。
用冯正明教过他的淮扬菜里,清炒虾仁的养油白炒。
控制住低油温慢慢把虾仁过油养熟。
之后用清汤勾上米汤芡,下虾仁大火迅速翻炒,让虾仁表面裹上芡汁后出锅装盘。
最后的点睛之笔是,夏明烨专门裁剪后,清洗浸泡干净的瓣洒在表面。
夏明烨是专门把瓣提前处理干净了,而且还裁剪成了桃瓣的样子。
这么一道菜,真是相当有文人雅韵。
夏振南看到儿子这道菜,也是相当的激动。
夏老师傅也比较满意地点了点头。
旁边颜老师傅笑着低声开口:“老夏,今天你孙女和孙子的表现都很好啊。”
夏老师傅笑了:“这不还都是正明教的好啊?”
颜老师傅:“怎么?想让他们姐弟俩都拜师?”
夏老师傅看了看冯正明,还是低声回应颜老师傅。
“我确实想,他们姐弟俩跟着正明,真是学到太多东西,能拜师正明,他们以后发展肯定会更好,也能更好发扬孔府菜。”
颜老师傅笑了笑:“行,回头我们找正明说说。”
除了青年厨师们,冯正明的六个师兄也都展现出他们的手艺。
大师兄做的是师父当年全国大赛上展示的菜,醋黄河大鲤鱼。
为了这次比赛,冯正明也是专门采购了黄河大鲤鱼。
黄河大鲤鱼和其他地方鲤鱼最大不同。
便是整条鱼不像是其他地方鲤鱼那样的胖,身形要更加的修长一些。
同时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会泛起一种金色。
大师兄李辉东做的这道醋黄河大鲤鱼,也进行了一番自己的改良。
李辉东把打下来的鱼鳞全部收集下来,用葱姜水浸泡淘洗干净,之后把鱼鳞上水擦干,用盐、胡椒粉腌制,再拍上干淀粉下油锅油炸。
经过油炸后的鱼鳞,更是呈现出一种金黄色。
等到鲤鱼油炸好,摆放在盘子里时,再把油炸的鱼鳞铺在盘中摆出一种褪去了鱼鳞的样子。
最后淋上炒好的热醋汁。
这道醋黄河大鲤鱼,经过大师兄李辉东之手的改良。
完美展现出一种鲤鱼跃龙门的景象。
那些摆在盘中的油炸鱼鳞,真的就仿佛鲤鱼化龙瞬间脱掉的鱼鳞。
二师兄陈泽志做的也是师父曾经表演过的菜,荷鱼翅。
二师兄做这道菜,也加入一些自己的创新。
那就是二师兄用真的荷和荷叶打底。
提前对荷和荷叶进行了处理,让荷也变得和夏明烨做的桃一样可以吃。
为了让做成荷状的鸡肉泥更加的滑嫩。
陈泽志也是用了冯正明曾经的一些手法。
是用刀背把鸡肉砸成肉泥,并且把其中的肉筋都挑掉。
然后是加入蛋清和淀粉搅打过筛。
保留最为细嫩的鸡肉泥。
再混合泡发好的鱼翅,在勺子里进行蒸制。
出来的一朵朵荷瓣显得非常滑嫩。
再用红菜汁进行一些染色。
最后是淋入清鸡汤在盘中,再放入蒸锅中蒸制出锅。
三师兄杨斌比较实诚,做了一道冯正明的乌龙戏珠。
不同的是,杨斌乌龙戏的珠子,他是炒了一个芙蓉干贝,用一个雕的容器盛在中间。
摆盘的时候摆出一种几条乌龙争抢秀珠的样子。
四师兄王家梁也做了一道老菜,八珍布袋鸡。
这也算是一道老菜,四师兄亮出的整鸡脱骨,像是在向师父证明,他这些年在国外并没有荒废了过去的手艺。
颜老师傅自然看出四徒弟的用意,很是欣慰地点点头给与肯定。
五师兄曹志国做的也是一条鱼,是灌汤黄鱼。
曹志国的灌汤黄鱼做法,是很传统的鲁菜做法。
最后为了美观,他炒了一个黄焖汁,淋在黄鱼的表面,让整个摆盘后的灌汤黄鱼显得金光灿灿。
六师兄张明海自然是要做一道海鲜菜,做的是用梭子蟹做的芙蓉蟹肉。
百位厨师的菜,一道一道完成。
冯正明也是请评委们走下去进行品尝和评分。
首先比较引人注目的菜,自然是夏蕙的那道篮鳜鱼。
虽说是一道孔府菜中的老菜,但在夏蕙做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出做法上区别。
所以大家来到她的面前后,都是有些期待看着夏蕙。
当着评委们的面,夏蕙用刀慢慢把外层酥皮切开。
酥皮被切开后,伴随着从里面升腾而出的热气,一股浓郁的鲜味扑面。
所有的评委几乎都面露惊讶之色。
这独特的鲜香味道,果真是已经超出本来的这道菜。
冯正明笑着问了句:“各位觉得这道菜如何?”
评委们面面相觑。
还是侯师傅先开口:“很好,这道菜是很出名的一道孔府菜,过去是用发面皮包裹在外面,烤出来了有点类似烤包子的感觉。
据说最早也是用烤包子那种碳火的烤坑去烤制的。
夏蕙的这道菜明显做了一些改良,融合了一些西餐的手法,是惠灵顿牛排外皮做法吧?”
夏蕙点头:“是的,我跟着师叔一起在沪城学习的,进行了一些尝试,最后找到一个很好的融合比例。”
冯正明在旁边帮忙说话:“这也是她自己的一些创新,我只是给了一些引导。”
接着大家品尝了一番夏蕙的这道菜。
尽管放了一段时间,但因为外面的酥皮保温,里面鱼肉依旧嫩滑。
用筷子拨开鱼腹,再吃灌入鱼腹中的配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评委们都对夏蕙的这道菜相当满意。
当然是肯定不能直接打分,而是点点头走向下一位厨师。
紧接着夏蕙的厨师就是程国胜。
程国胜做了一道小创新的鲁菜。
本质上是一道芙蓉虾仁,不过程国胜是用龙虾肉去做。
经过改刀后,龙虾肉被团成球状。
搭配上蛋清炒的芙蓉,可以说也是相当的漂亮。
尤其是程国胜单独炒龙虾球,勾着一个玻璃芡汁让虾球表面泛着光泽。
再和芙蓉搭配起来,还真是相当的美观。
龙虾壳也被程国胜利用起来,做了一个造型。
程国胜这道菜,要说造型确实相当霸气。
烹饪上也展现出他的手艺。
尤其是一颗颗虾球表面的明油亮芡,还真是非常见功力的。
冯正明第一个开口评价。
“程师兄的这道菜很不错,运用了鲁菜的芙蓉技法,也把龙虾这种更高档的食材利用上,确实是让本来的芙蓉虾仁提升了不少档次。”
给出好评后,冯正明也给了一点点的建议。
“其实这道菜,还是用养油白炒的方式更好,能最大限度保持喜龙虾鲜味。”
听到冯正明的建议,程国胜倒也没有不服气,盯着自己的菜点点头有些赞同。
品尝这道菜的时候,评委们也给了一定的赞誉。
程国胜的手艺确实没话说。
因为现场一百道菜需要品尝评分。
所以评委也是分成几波人,务求能保证菜品入口的温度。
毕竟有些菜若是真的被放凉了,可能吃起来味道会差不少的。
随着时间推移,评委们也算是把所有厨师第一道菜都品尝完毕。
接下来厨师们可以先退场休息,冯正明他们评委要汇总分数。
虽然不能直接公布分数,但第一道菜分数还是要统计起来。
并且要在所有评委见证下封存,也防止会出现改分数的情况出现。
确定好每道菜得分,把全部的分数都暂时封存起来。
办完这些事,侯师傅笑着对冯正明说了句。
“正明你恐怕会是这次比赛收获最大的,百强名厨里,你正鲁兴的厨师可是占了十二位,而且今天第一道菜,他们得分可都不低。”
冯正明笑着回应:“还要看后续的表现,今天也只是第一道菜。”
苏老师傅开口:“正明我怎么觉得,你手底下那几个青年厨师,手艺上已经比你师兄他们强了?”
说这话的时候,苏老师傅还看了看颜老师傅。
不等冯正明回话,颜老师傅自然要说几句。
“老苏这对我们鲁菜的传承和发展是好事,如果有足够多年轻优秀厨师涌现,那不正是说明我们鲁菜更具有活力吗?”
崔老师傅也赞同这点。
“不错,更多优秀青年厨师涌现,我们鲁菜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侯师傅忍不住笑着插话:“还真有点羡慕你们,有正明这么一位全国状元,带动你们鲁菜青年厨师也是不断涌现出来啊。”
这一点上也是获得在场所有评委的一直认同。
冯正明听了有些无奈:“怎么又说回到我身上来了?”
这次受邀来当评委的唯灵先生开口:“哈哈哈,正明啊你就不要谦虚啦,因为有你这个手艺厉害的年轻厨师,其他的年轻厨师才更有动力啦。”
唯灵先生这话,再次获得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科夫曼也说:“今天让我看到了,你们鲁菜的精致,真的超乎我的想象。”
冯正明帮忙翻译,然后老师傅们和京城评委都笑了起来。
侯师傅表示:“科夫曼先生,不光是鲁菜精致,我们中餐很多菜都会很精致的。”
科夫曼听了冯正明的翻译,笑着表示:“我很期待。”
第一道菜比赛结束,冯正明也是亲自先送评委们都回到酒店休息。
他自己则是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比赛的准备工作。
主办这次比赛,冯正明才感受到主办比赛的辛苦。
他心里已经决定,之后比赛还是交给别人去主办,自己负责监督就好。
不过这第一届的比赛,确实还是需要做的足够好。
作为主办人,冯正明必须要把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他要让第一届比赛就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才能够有后续比赛。
在冯正明忙碌中,程国胜和参赛厨师回到酒店,他回到自己房间。
很快,他聚宾园投资人就找到他。
“程师傅今天你的表现非常好。”
“程师傅不愧是大厨,手艺是真的很棒。”
“不过程师傅你应该要有一些紧迫感,你今天应该也看到了,那些年轻厨师手艺都很不一般,他们对你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程国胜自然知道自己投资人说的年轻厨师是谁?
正是那几个冯正明公司旗下的年轻厨师。
程国胜也是在比赛结束后,看到他们的菜的时候,才意识到他们手艺确实都很厉害。
不说夏蕙和夏明烨姐弟俩分别做的孔府菜。
也不提冯正明六位师兄做的经典传统鲁菜。
光是朱旭做的那道融合一些西餐手法的黄焖乳鸽,已经让程国胜感到压力。
尽管程国胜今天第一道菜确实做的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和他们相比起来,程国胜不认为自己能有什么优势。
“看来明天第二道菜必须要放一放大招,不然的话,这次比赛我还真未必能进入十佳之列。”
这个时候一位投资人开口:“程师傅你也不用太担心,冯正明应该也不敢明目张胆让他手下厨师都是十佳。
他怎么也需要进行一些平衡,其实他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们想想,如果他真的让自己师兄和跟着他的青年厨师都进入十佳,那其他厨师怎么办?
如果他不懂得平衡,你们鲁菜的几位大师会怎么看他?”
程国胜看向说话的投资人。
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些话还真是那么个道理。
冯正明这次比赛连自己海外的四师兄都请回来参加。
为的是把比赛的声势壮大起来。
可是这样一来,就面临一个困境。
十佳厨师的位置,是不是要分给各位鲁菜大师的徒弟们?
这种人情世故,在国内实在是无法完全避免。
那位投资人见程国胜不吭声,他笑了笑:“所以程师傅你现在应该去找一找你师父,如果你师父愿意帮你,或许你就是十佳。”
程国胜稍微盘算了一下,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马上收拾一番准备去找自己师父。(本章完)
这次他没有做仿熊掌,而是做了一道清炒的菜。
名叫:玉扇桃。
实际上,算是他自己在冯正明身边学习后,结合孔府菜追求的文雅,改良了清炒虾仁后自创的一道菜。
用面条油炸了之后,做成了扇面的样子摆盘。
虾仁选用的是渤海湾大明虾。
现剥的新鲜虾仁,腌制入味上浆后。
用冯正明教过他的淮扬菜里,清炒虾仁的养油白炒。
控制住低油温慢慢把虾仁过油养熟。
之后用清汤勾上米汤芡,下虾仁大火迅速翻炒,让虾仁表面裹上芡汁后出锅装盘。
最后的点睛之笔是,夏明烨专门裁剪后,清洗浸泡干净的瓣洒在表面。
夏明烨是专门把瓣提前处理干净了,而且还裁剪成了桃瓣的样子。
这么一道菜,真是相当有文人雅韵。
夏振南看到儿子这道菜,也是相当的激动。
夏老师傅也比较满意地点了点头。
旁边颜老师傅笑着低声开口:“老夏,今天你孙女和孙子的表现都很好啊。”
夏老师傅笑了:“这不还都是正明教的好啊?”
颜老师傅:“怎么?想让他们姐弟俩都拜师?”
夏老师傅看了看冯正明,还是低声回应颜老师傅。
“我确实想,他们姐弟俩跟着正明,真是学到太多东西,能拜师正明,他们以后发展肯定会更好,也能更好发扬孔府菜。”
颜老师傅笑了笑:“行,回头我们找正明说说。”
除了青年厨师们,冯正明的六个师兄也都展现出他们的手艺。
大师兄做的是师父当年全国大赛上展示的菜,醋黄河大鲤鱼。
为了这次比赛,冯正明也是专门采购了黄河大鲤鱼。
黄河大鲤鱼和其他地方鲤鱼最大不同。
便是整条鱼不像是其他地方鲤鱼那样的胖,身形要更加的修长一些。
同时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会泛起一种金色。
大师兄李辉东做的这道醋黄河大鲤鱼,也进行了一番自己的改良。
李辉东把打下来的鱼鳞全部收集下来,用葱姜水浸泡淘洗干净,之后把鱼鳞上水擦干,用盐、胡椒粉腌制,再拍上干淀粉下油锅油炸。
经过油炸后的鱼鳞,更是呈现出一种金黄色。
等到鲤鱼油炸好,摆放在盘子里时,再把油炸的鱼鳞铺在盘中摆出一种褪去了鱼鳞的样子。
最后淋上炒好的热醋汁。
这道醋黄河大鲤鱼,经过大师兄李辉东之手的改良。
完美展现出一种鲤鱼跃龙门的景象。
那些摆在盘中的油炸鱼鳞,真的就仿佛鲤鱼化龙瞬间脱掉的鱼鳞。
二师兄陈泽志做的也是师父曾经表演过的菜,荷鱼翅。
二师兄做这道菜,也加入一些自己的创新。
那就是二师兄用真的荷和荷叶打底。
提前对荷和荷叶进行了处理,让荷也变得和夏明烨做的桃一样可以吃。
为了让做成荷状的鸡肉泥更加的滑嫩。
陈泽志也是用了冯正明曾经的一些手法。
是用刀背把鸡肉砸成肉泥,并且把其中的肉筋都挑掉。
然后是加入蛋清和淀粉搅打过筛。
保留最为细嫩的鸡肉泥。
再混合泡发好的鱼翅,在勺子里进行蒸制。
出来的一朵朵荷瓣显得非常滑嫩。
再用红菜汁进行一些染色。
最后是淋入清鸡汤在盘中,再放入蒸锅中蒸制出锅。
三师兄杨斌比较实诚,做了一道冯正明的乌龙戏珠。
不同的是,杨斌乌龙戏的珠子,他是炒了一个芙蓉干贝,用一个雕的容器盛在中间。
摆盘的时候摆出一种几条乌龙争抢秀珠的样子。
四师兄王家梁也做了一道老菜,八珍布袋鸡。
这也算是一道老菜,四师兄亮出的整鸡脱骨,像是在向师父证明,他这些年在国外并没有荒废了过去的手艺。
颜老师傅自然看出四徒弟的用意,很是欣慰地点点头给与肯定。
五师兄曹志国做的也是一条鱼,是灌汤黄鱼。
曹志国的灌汤黄鱼做法,是很传统的鲁菜做法。
最后为了美观,他炒了一个黄焖汁,淋在黄鱼的表面,让整个摆盘后的灌汤黄鱼显得金光灿灿。
六师兄张明海自然是要做一道海鲜菜,做的是用梭子蟹做的芙蓉蟹肉。
百位厨师的菜,一道一道完成。
冯正明也是请评委们走下去进行品尝和评分。
首先比较引人注目的菜,自然是夏蕙的那道篮鳜鱼。
虽说是一道孔府菜中的老菜,但在夏蕙做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出做法上区别。
所以大家来到她的面前后,都是有些期待看着夏蕙。
当着评委们的面,夏蕙用刀慢慢把外层酥皮切开。
酥皮被切开后,伴随着从里面升腾而出的热气,一股浓郁的鲜味扑面。
所有的评委几乎都面露惊讶之色。
这独特的鲜香味道,果真是已经超出本来的这道菜。
冯正明笑着问了句:“各位觉得这道菜如何?”
评委们面面相觑。
还是侯师傅先开口:“很好,这道菜是很出名的一道孔府菜,过去是用发面皮包裹在外面,烤出来了有点类似烤包子的感觉。
据说最早也是用烤包子那种碳火的烤坑去烤制的。
夏蕙的这道菜明显做了一些改良,融合了一些西餐的手法,是惠灵顿牛排外皮做法吧?”
夏蕙点头:“是的,我跟着师叔一起在沪城学习的,进行了一些尝试,最后找到一个很好的融合比例。”
冯正明在旁边帮忙说话:“这也是她自己的一些创新,我只是给了一些引导。”
接着大家品尝了一番夏蕙的这道菜。
尽管放了一段时间,但因为外面的酥皮保温,里面鱼肉依旧嫩滑。
用筷子拨开鱼腹,再吃灌入鱼腹中的配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评委们都对夏蕙的这道菜相当满意。
当然是肯定不能直接打分,而是点点头走向下一位厨师。
紧接着夏蕙的厨师就是程国胜。
程国胜做了一道小创新的鲁菜。
本质上是一道芙蓉虾仁,不过程国胜是用龙虾肉去做。
经过改刀后,龙虾肉被团成球状。
搭配上蛋清炒的芙蓉,可以说也是相当的漂亮。
尤其是程国胜单独炒龙虾球,勾着一个玻璃芡汁让虾球表面泛着光泽。
再和芙蓉搭配起来,还真是相当的美观。
龙虾壳也被程国胜利用起来,做了一个造型。
程国胜这道菜,要说造型确实相当霸气。
烹饪上也展现出他的手艺。
尤其是一颗颗虾球表面的明油亮芡,还真是非常见功力的。
冯正明第一个开口评价。
“程师兄的这道菜很不错,运用了鲁菜的芙蓉技法,也把龙虾这种更高档的食材利用上,确实是让本来的芙蓉虾仁提升了不少档次。”
给出好评后,冯正明也给了一点点的建议。
“其实这道菜,还是用养油白炒的方式更好,能最大限度保持喜龙虾鲜味。”
听到冯正明的建议,程国胜倒也没有不服气,盯着自己的菜点点头有些赞同。
品尝这道菜的时候,评委们也给了一定的赞誉。
程国胜的手艺确实没话说。
因为现场一百道菜需要品尝评分。
所以评委也是分成几波人,务求能保证菜品入口的温度。
毕竟有些菜若是真的被放凉了,可能吃起来味道会差不少的。
随着时间推移,评委们也算是把所有厨师第一道菜都品尝完毕。
接下来厨师们可以先退场休息,冯正明他们评委要汇总分数。
虽然不能直接公布分数,但第一道菜分数还是要统计起来。
并且要在所有评委见证下封存,也防止会出现改分数的情况出现。
确定好每道菜得分,把全部的分数都暂时封存起来。
办完这些事,侯师傅笑着对冯正明说了句。
“正明你恐怕会是这次比赛收获最大的,百强名厨里,你正鲁兴的厨师可是占了十二位,而且今天第一道菜,他们得分可都不低。”
冯正明笑着回应:“还要看后续的表现,今天也只是第一道菜。”
苏老师傅开口:“正明我怎么觉得,你手底下那几个青年厨师,手艺上已经比你师兄他们强了?”
说这话的时候,苏老师傅还看了看颜老师傅。
不等冯正明回话,颜老师傅自然要说几句。
“老苏这对我们鲁菜的传承和发展是好事,如果有足够多年轻优秀厨师涌现,那不正是说明我们鲁菜更具有活力吗?”
崔老师傅也赞同这点。
“不错,更多优秀青年厨师涌现,我们鲁菜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侯师傅忍不住笑着插话:“还真有点羡慕你们,有正明这么一位全国状元,带动你们鲁菜青年厨师也是不断涌现出来啊。”
这一点上也是获得在场所有评委的一直认同。
冯正明听了有些无奈:“怎么又说回到我身上来了?”
这次受邀来当评委的唯灵先生开口:“哈哈哈,正明啊你就不要谦虚啦,因为有你这个手艺厉害的年轻厨师,其他的年轻厨师才更有动力啦。”
唯灵先生这话,再次获得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科夫曼也说:“今天让我看到了,你们鲁菜的精致,真的超乎我的想象。”
冯正明帮忙翻译,然后老师傅们和京城评委都笑了起来。
侯师傅表示:“科夫曼先生,不光是鲁菜精致,我们中餐很多菜都会很精致的。”
科夫曼听了冯正明的翻译,笑着表示:“我很期待。”
第一道菜比赛结束,冯正明也是亲自先送评委们都回到酒店休息。
他自己则是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比赛的准备工作。
主办这次比赛,冯正明才感受到主办比赛的辛苦。
他心里已经决定,之后比赛还是交给别人去主办,自己负责监督就好。
不过这第一届的比赛,确实还是需要做的足够好。
作为主办人,冯正明必须要把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他要让第一届比赛就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才能够有后续比赛。
在冯正明忙碌中,程国胜和参赛厨师回到酒店,他回到自己房间。
很快,他聚宾园投资人就找到他。
“程师傅今天你的表现非常好。”
“程师傅不愧是大厨,手艺是真的很棒。”
“不过程师傅你应该要有一些紧迫感,你今天应该也看到了,那些年轻厨师手艺都很不一般,他们对你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程国胜自然知道自己投资人说的年轻厨师是谁?
正是那几个冯正明公司旗下的年轻厨师。
程国胜也是在比赛结束后,看到他们的菜的时候,才意识到他们手艺确实都很厉害。
不说夏蕙和夏明烨姐弟俩分别做的孔府菜。
也不提冯正明六位师兄做的经典传统鲁菜。
光是朱旭做的那道融合一些西餐手法的黄焖乳鸽,已经让程国胜感到压力。
尽管程国胜今天第一道菜确实做的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和他们相比起来,程国胜不认为自己能有什么优势。
“看来明天第二道菜必须要放一放大招,不然的话,这次比赛我还真未必能进入十佳之列。”
这个时候一位投资人开口:“程师傅你也不用太担心,冯正明应该也不敢明目张胆让他手下厨师都是十佳。
他怎么也需要进行一些平衡,其实他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们想想,如果他真的让自己师兄和跟着他的青年厨师都进入十佳,那其他厨师怎么办?
如果他不懂得平衡,你们鲁菜的几位大师会怎么看他?”
程国胜看向说话的投资人。
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些话还真是那么个道理。
冯正明这次比赛连自己海外的四师兄都请回来参加。
为的是把比赛的声势壮大起来。
可是这样一来,就面临一个困境。
十佳厨师的位置,是不是要分给各位鲁菜大师的徒弟们?
这种人情世故,在国内实在是无法完全避免。
那位投资人见程国胜不吭声,他笑了笑:“所以程师傅你现在应该去找一找你师父,如果你师父愿意帮你,或许你就是十佳。”
程国胜稍微盘算了一下,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马上收拾一番准备去找自己师父。(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