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森林王之剑
第1457章森林王之剑
“我还是很在意.那预言最后到底是什么意思。罗马会亡于丝线的断裂?阿波罗尼娅,你怎么看?”
【这个其实没有办法解明。这本身就和看相一样,具体是否应验取决于是否能在事实与先前的预言之间建立联想。说得越准确,事情越大,就越容易建立联想。比如我说你印堂发黑,你明天出门崴了脚你可能不会在意。但如果我说你印堂发黑,结果你明天出门被车撞了——你是不是要拍大腿说‘悔不听先生之言’?】
“所以根本就没个准信是吧?”
【只能说有一定的意义——所以,阿加索克勒斯阁下说的那一点就很关键:预言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给人希望。就像当年波斯大军击破温泉关,斯巴达人全军覆没的时候,这‘木墙’的预言不管是什么,它至少都可以给人以希望。得到了希望的希腊人开始以各自的方式开始努力,最终雅典人在海战上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预言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字面内容,尤其是这种含混不清的语言。但神谕所作为希腊文明的中心,其预言在整个希腊文明的范围内都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可以让所有人在绝望中团结一致。虽然努力的方向各不相同,但哪怕是一丁点希望,都可以让许多人找到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
【当然,我说是物理上的作用。】
“那魔法上的作用呢.”
【那就是希望确实存在,并非只是用来团结人们的口号。但希望越是渺茫,预言就越是模糊。像‘丝线断裂’这种预言,已经渺茫到和‘木墙’一样莫名其妙了。迄今为止的尝试也都无效,甚至像阿加索克勒斯皇帝那样去剪定命运丝线的行为,还引起了帝国范围内的恐慌。所以.这种时候到底要如何抉择,就看你的了。】
“为什么是我?”
【因为他刚才说‘随你’,意思是就是你可以动用你需要的任何资源来建设夜勤局。动用资源并非没有代价,因为谁决策谁负责。诚然,这决策的责任未必全部在你头上,毕竟这权限是他授权给你的,直接背负责任的人是他。但他不是别人,是维多利亚的父亲。】
“啊这.”商洛摁住了额头,“这就有些难办了总之,我先做些我需要的事吧。”
他也不完全是为了罗马才来的。在罗马的统治日渐失控的如今,他需要夜勤局替代朝廷在西方建立起有效的监察,这不只是为了罗马,也是为了朝廷,还有即将成型的天庭。
无论罗马会遭遇怎么样的打击。只要打击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夜勤局都是要建立的。因为如果西方因此而陷入连锁性的崩溃,那无论震旦还是罗马,恐怕都要为这种决策付出代价。
对“震旦”来说,付出的代价可能只是金钱一类。但对罗马来说,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不得好死”。只要权衡一下便能看出——什么都不做必死无疑,而且死相可能很惨烈。做些什么,有可能不死。那无论如何,都得做些什么了。
“只是要我来决策,虽然不是我来背锅,压力终究还是有些的.那么,我就谨慎些好了。总之,我们先调查下情况再说。先调查再决策。”
夜勤局的建立到底要抽调多少资源,是搬迁罗马城还是直接建立在罗马城之内,商洛都打算在调查之后决定。不过,他的调查定然也无法面面俱到,他只能以一个核心指标来做出判断:
他自身的安全。
无论如何,他都会以自身安全为基准。首先,他不至于为了别人家的事把自己填进去。其次,因为如果他连自己都保不住,那要失望的恐怕就不只是罗马帝国了。
【那么核心指标就是——金枝是否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收容。】
这是本次事件里,唯一会给他带来人身安全上的威胁的。
按照金枝仪式的规则,摘下金枝的人就可以击破森林王的不死之身。这对于寻常的森林王来说是致命的,对商洛来说则是“可能致命”。具体有多危险,取决于摘下金枝的人有多强。
那么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可控”的人摘取金枝,而不是让商洛本人拦不住人的人摘取金枝。
“话说回来,我能不能把罗马王主动让给别人?”
【没有这种机制.除非你创造出一次仪式化的死亡,这才能让你用死亡来传递森林王的权能。但话说回来,罗马王的权能应当是值得你冒险的。】
“为了维多利亚是吧?”
【咳也可以不只是她。当然,似乎我们都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她。】
“那么.出发吧。”
【我已经帮你安排好行程了。你出门就可以。】
提图斯站在梵蒂冈行宫的门前,在那里等待着商洛。
“哟。”他朝商洛招了招手——这其实不太合礼,在罗马这边也是。不过他们两个人已经很熟了,倒也不用在乎这些。
“那么,我的陛下,我们这就出发?”
商洛点了点头:“走吧,故地重游一会儿。话说上次是不是这辆车?”
这辆军用越野车让商洛觉得相当熟悉。当时他刚刚来罗马执行金枝仪式的时候,就是搭乘这辆车抵达了现场。
“上次在内米湖区域之外用的是这辆车。进去之后,我们就换成别的车了——因为当时要凑仪式的要素嘛,你们要做异乡的旅者受到招待。”
说话间,商洛已经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还给自己系上了安全带。
“诶?你竟然现在还会记着安全带的事?”“坐在这个位子上,就是要系的。我是为了避免麻烦,要是一会儿你不小心撞车了,我飞出去之后落地滚几圈又站起来——这要是被街上的行人看到,那可太惊悚了。我这个人的演技不太好,还是不演了吧。”
“倒也是.”提图斯把发动了引擎,扫了一眼地图,开始发动引擎。
梵蒂冈宫的位置其实并不在罗马城内,而是在罗马城墙之外台伯河西岸的高地上。
之所以不设置在城墙之内,其原因和汉唐的许多宫殿一样——城市本身是不可控的,不理智的。军队里会炸营,城里也容易炸城。和汉唐比起来,罗马城还难以执行宵禁,所以罗马的统治中心就必须设置在城墙之外。梵蒂冈也有自己独立的城墙,用来在短时间内抵抗来自罗马城的冲击。
内米湖则在罗马的东南方向。想要去内米湖,就需要开车从西北穿过整个罗马城。
“这里.好像还不错?”商洛看着窗外。
这里的景象,是一副老城区的样子。杂乱无章的公寓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填上了整座城所有空缺的地方。沿街的公寓往往都更高些,但也都属于“因苏拉(insula)式公寓”,也即“岛式公寓”。
这种公寓的年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罗马帝国时期,不少因苏拉甚至真的是公元前因苏拉的翻版,从古到今那里就是修建的就是因苏拉,只是反反复复改建过。
因苏拉就是字面以上的公寓。下面临街的一层是商铺,上面是层层叠叠的住宅。根据《奥古斯都法典》,所以因苏拉的高度都不能超过20米左右,但也有少数因苏拉有九层的高度。
古时的因苏拉并不配备入户的自来水,还在一楼配备公共的用水管道——
虽然拿到今天来看,这种公寓非常简陋。但如果拿到古代来看,这种因苏拉公寓可以廉价地为许多外邦人提供他们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城市生活。所有人都塞进蜂箱一样的小小隔间,跟随着整个城市的节律一起生活。这种生活可以迅速对所有外邦人进行同化,并让他们在一代人之后就变成标准的都市人,脱离其原先的社群。
因苏拉在如今的作用也是一样。只是大部分因苏拉都已经突破了《奥古斯都法典》所规定的20米左右的限高,塞进去了更多的人。
“话说。”商洛问道,“罗马的富人住在哪里?”
“富人住多姆斯(domus),也就是‘家宅’。前面那个矮一些的就是。多姆斯都是独栋的住宅,往往只有一层或者两层,从下到上都是一户。多姆斯从古时候开始就会配备单独的自来水,如今则是电路直接入户。我们有两套供电体系,分别给多姆斯和因苏拉供电。因苏拉停电的时候,多姆斯都会保持运行。”
“等下,那我住的岂不是也是多姆斯?”
“是的,正是如此。多姆斯不在于面积大小,而在于是否独门独户,是否有独立的供水供电。您家里虽然面积小了些,但确实是多姆斯的水准。在罗马,也只有骑士阶层以上的人才住得起。”
“我怎么感觉我的居住条件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你住得本来就差嘛。那房子虽然小,但上面有一片天,下面有一块地,这已经是相当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了——不过话说回来,你搁在罗马也算是‘骑士阶层’吧?】
“还别说这个确实”
他可是有户口的人。房子虽然是自己盖的,但地是祖传的地。只要有人在卫所工作,地就一直属于他家——但理论上,军户匠户出身的人不管地位多高,其基本义务都还是跟着世系的职来。不少人做了高官也没忘本,比如商洛的家庭成分其实和严嵩家一样都是匠户。所以严世蕃督管工部的时候,用了哪条梁木、哪条立柱,他扫一眼就一清二楚,他们家世代都有人做这个活儿。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住多洛斯的罗马人确实也是如此。住因苏拉公寓的,多半都是对在罗马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的自由民。而对罗马肩负义务的公民们,住的都是独栋的多洛斯。
“有时候还真是很像啊.话说,提图斯先生,你家里是做什么的?”
“骑士。我们家是骑士出身。”提图斯答道,“骑士在元老之下,在普通公民之上。要是按照最初的规矩,我们家是要提供马匹、骑兵和步兵的。现在虽然也可以直接提供,但是一般会折算成额外的税务。”
“那么,福利呢?”
“我可以递补军职。”提图斯回道,“我们家额外多出了些税款,换来的就是世袭的军官。如果表现出色的话,从27岁开始还可以递补为财务官,自动获得元老院席位——不过和元老相比,骑士阶层还可以拥有农田以外的商业地产,和只能投资农田的元老相比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务来源。我们家里,就开着一间贸易公司来着。商洛你家呢?”
“我啊?”商洛想了想,“我父亲在亚历山大灯塔。在此之前,他在新大陆的殖民地担当技术总监来着。我们家也有些铺子。”
“那我们还真非常像啊!太像了。”
“嗯”商洛点了点头,“所以,罗马的这一切都会消失吗?”
“实际上已经开始消失了。罗马的地价最近都在暴跌,因为有消息的元老们纷纷都在抛弃自己在罗马城的地产,转而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到赛伯勒尼亚中,在那里为自己购置一份虚拟地产。他们会把自己的财产兑换成虚拟货币,而帝国会将他们支付的财产用作赛伯勒尼亚的维护。”
“那这里,要不要多久就会变成空城了吧?”
“实际上罗马城本就很空。我们这里是比较繁华的区域,但你在罗马城的许多地方都会看到,不只是许多因苏拉开始荒废,连多姆斯宅都开始空置。罗马城毕竟不是什么适合住的地方,这里人太多了,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又不是很高。在知道帝国的重心开始改变后,这里有消息的人都会想要搬走。”
“有意思.”商洛看着街上,“那我额外招些人来罗马如何?既然这里空了,那改建罗马城的成本就下降了啊.空的住宅我可以安排吗?”
“完全可以。我可以帮您联系,应该能以地价收获不少地皮。怎么,您要开发房地产?”
“差不多吧。趁着地价在低位的时候多买进些。等我开始开发罗马,地价回升的时候,再想买可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本章完)
“我还是很在意.那预言最后到底是什么意思。罗马会亡于丝线的断裂?阿波罗尼娅,你怎么看?”
【这个其实没有办法解明。这本身就和看相一样,具体是否应验取决于是否能在事实与先前的预言之间建立联想。说得越准确,事情越大,就越容易建立联想。比如我说你印堂发黑,你明天出门崴了脚你可能不会在意。但如果我说你印堂发黑,结果你明天出门被车撞了——你是不是要拍大腿说‘悔不听先生之言’?】
“所以根本就没个准信是吧?”
【只能说有一定的意义——所以,阿加索克勒斯阁下说的那一点就很关键:预言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给人希望。就像当年波斯大军击破温泉关,斯巴达人全军覆没的时候,这‘木墙’的预言不管是什么,它至少都可以给人以希望。得到了希望的希腊人开始以各自的方式开始努力,最终雅典人在海战上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预言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字面内容,尤其是这种含混不清的语言。但神谕所作为希腊文明的中心,其预言在整个希腊文明的范围内都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可以让所有人在绝望中团结一致。虽然努力的方向各不相同,但哪怕是一丁点希望,都可以让许多人找到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
【当然,我说是物理上的作用。】
“那魔法上的作用呢.”
【那就是希望确实存在,并非只是用来团结人们的口号。但希望越是渺茫,预言就越是模糊。像‘丝线断裂’这种预言,已经渺茫到和‘木墙’一样莫名其妙了。迄今为止的尝试也都无效,甚至像阿加索克勒斯皇帝那样去剪定命运丝线的行为,还引起了帝国范围内的恐慌。所以.这种时候到底要如何抉择,就看你的了。】
“为什么是我?”
【因为他刚才说‘随你’,意思是就是你可以动用你需要的任何资源来建设夜勤局。动用资源并非没有代价,因为谁决策谁负责。诚然,这决策的责任未必全部在你头上,毕竟这权限是他授权给你的,直接背负责任的人是他。但他不是别人,是维多利亚的父亲。】
“啊这.”商洛摁住了额头,“这就有些难办了总之,我先做些我需要的事吧。”
他也不完全是为了罗马才来的。在罗马的统治日渐失控的如今,他需要夜勤局替代朝廷在西方建立起有效的监察,这不只是为了罗马,也是为了朝廷,还有即将成型的天庭。
无论罗马会遭遇怎么样的打击。只要打击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夜勤局都是要建立的。因为如果西方因此而陷入连锁性的崩溃,那无论震旦还是罗马,恐怕都要为这种决策付出代价。
对“震旦”来说,付出的代价可能只是金钱一类。但对罗马来说,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不得好死”。只要权衡一下便能看出——什么都不做必死无疑,而且死相可能很惨烈。做些什么,有可能不死。那无论如何,都得做些什么了。
“只是要我来决策,虽然不是我来背锅,压力终究还是有些的.那么,我就谨慎些好了。总之,我们先调查下情况再说。先调查再决策。”
夜勤局的建立到底要抽调多少资源,是搬迁罗马城还是直接建立在罗马城之内,商洛都打算在调查之后决定。不过,他的调查定然也无法面面俱到,他只能以一个核心指标来做出判断:
他自身的安全。
无论如何,他都会以自身安全为基准。首先,他不至于为了别人家的事把自己填进去。其次,因为如果他连自己都保不住,那要失望的恐怕就不只是罗马帝国了。
【那么核心指标就是——金枝是否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收容。】
这是本次事件里,唯一会给他带来人身安全上的威胁的。
按照金枝仪式的规则,摘下金枝的人就可以击破森林王的不死之身。这对于寻常的森林王来说是致命的,对商洛来说则是“可能致命”。具体有多危险,取决于摘下金枝的人有多强。
那么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可控”的人摘取金枝,而不是让商洛本人拦不住人的人摘取金枝。
“话说回来,我能不能把罗马王主动让给别人?”
【没有这种机制.除非你创造出一次仪式化的死亡,这才能让你用死亡来传递森林王的权能。但话说回来,罗马王的权能应当是值得你冒险的。】
“为了维多利亚是吧?”
【咳也可以不只是她。当然,似乎我们都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她。】
“那么.出发吧。”
【我已经帮你安排好行程了。你出门就可以。】
提图斯站在梵蒂冈行宫的门前,在那里等待着商洛。
“哟。”他朝商洛招了招手——这其实不太合礼,在罗马这边也是。不过他们两个人已经很熟了,倒也不用在乎这些。
“那么,我的陛下,我们这就出发?”
商洛点了点头:“走吧,故地重游一会儿。话说上次是不是这辆车?”
这辆军用越野车让商洛觉得相当熟悉。当时他刚刚来罗马执行金枝仪式的时候,就是搭乘这辆车抵达了现场。
“上次在内米湖区域之外用的是这辆车。进去之后,我们就换成别的车了——因为当时要凑仪式的要素嘛,你们要做异乡的旅者受到招待。”
说话间,商洛已经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还给自己系上了安全带。
“诶?你竟然现在还会记着安全带的事?”“坐在这个位子上,就是要系的。我是为了避免麻烦,要是一会儿你不小心撞车了,我飞出去之后落地滚几圈又站起来——这要是被街上的行人看到,那可太惊悚了。我这个人的演技不太好,还是不演了吧。”
“倒也是.”提图斯把发动了引擎,扫了一眼地图,开始发动引擎。
梵蒂冈宫的位置其实并不在罗马城内,而是在罗马城墙之外台伯河西岸的高地上。
之所以不设置在城墙之内,其原因和汉唐的许多宫殿一样——城市本身是不可控的,不理智的。军队里会炸营,城里也容易炸城。和汉唐比起来,罗马城还难以执行宵禁,所以罗马的统治中心就必须设置在城墙之外。梵蒂冈也有自己独立的城墙,用来在短时间内抵抗来自罗马城的冲击。
内米湖则在罗马的东南方向。想要去内米湖,就需要开车从西北穿过整个罗马城。
“这里.好像还不错?”商洛看着窗外。
这里的景象,是一副老城区的样子。杂乱无章的公寓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填上了整座城所有空缺的地方。沿街的公寓往往都更高些,但也都属于“因苏拉(insula)式公寓”,也即“岛式公寓”。
这种公寓的年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罗马帝国时期,不少因苏拉甚至真的是公元前因苏拉的翻版,从古到今那里就是修建的就是因苏拉,只是反反复复改建过。
因苏拉就是字面以上的公寓。下面临街的一层是商铺,上面是层层叠叠的住宅。根据《奥古斯都法典》,所以因苏拉的高度都不能超过20米左右,但也有少数因苏拉有九层的高度。
古时的因苏拉并不配备入户的自来水,还在一楼配备公共的用水管道——
虽然拿到今天来看,这种公寓非常简陋。但如果拿到古代来看,这种因苏拉公寓可以廉价地为许多外邦人提供他们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城市生活。所有人都塞进蜂箱一样的小小隔间,跟随着整个城市的节律一起生活。这种生活可以迅速对所有外邦人进行同化,并让他们在一代人之后就变成标准的都市人,脱离其原先的社群。
因苏拉在如今的作用也是一样。只是大部分因苏拉都已经突破了《奥古斯都法典》所规定的20米左右的限高,塞进去了更多的人。
“话说。”商洛问道,“罗马的富人住在哪里?”
“富人住多姆斯(domus),也就是‘家宅’。前面那个矮一些的就是。多姆斯都是独栋的住宅,往往只有一层或者两层,从下到上都是一户。多姆斯从古时候开始就会配备单独的自来水,如今则是电路直接入户。我们有两套供电体系,分别给多姆斯和因苏拉供电。因苏拉停电的时候,多姆斯都会保持运行。”
“等下,那我住的岂不是也是多姆斯?”
“是的,正是如此。多姆斯不在于面积大小,而在于是否独门独户,是否有独立的供水供电。您家里虽然面积小了些,但确实是多姆斯的水准。在罗马,也只有骑士阶层以上的人才住得起。”
“我怎么感觉我的居住条件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你住得本来就差嘛。那房子虽然小,但上面有一片天,下面有一块地,这已经是相当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了——不过话说回来,你搁在罗马也算是‘骑士阶层’吧?】
“还别说这个确实”
他可是有户口的人。房子虽然是自己盖的,但地是祖传的地。只要有人在卫所工作,地就一直属于他家——但理论上,军户匠户出身的人不管地位多高,其基本义务都还是跟着世系的职来。不少人做了高官也没忘本,比如商洛的家庭成分其实和严嵩家一样都是匠户。所以严世蕃督管工部的时候,用了哪条梁木、哪条立柱,他扫一眼就一清二楚,他们家世代都有人做这个活儿。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住多洛斯的罗马人确实也是如此。住因苏拉公寓的,多半都是对在罗马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的自由民。而对罗马肩负义务的公民们,住的都是独栋的多洛斯。
“有时候还真是很像啊.话说,提图斯先生,你家里是做什么的?”
“骑士。我们家是骑士出身。”提图斯答道,“骑士在元老之下,在普通公民之上。要是按照最初的规矩,我们家是要提供马匹、骑兵和步兵的。现在虽然也可以直接提供,但是一般会折算成额外的税务。”
“那么,福利呢?”
“我可以递补军职。”提图斯回道,“我们家额外多出了些税款,换来的就是世袭的军官。如果表现出色的话,从27岁开始还可以递补为财务官,自动获得元老院席位——不过和元老相比,骑士阶层还可以拥有农田以外的商业地产,和只能投资农田的元老相比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务来源。我们家里,就开着一间贸易公司来着。商洛你家呢?”
“我啊?”商洛想了想,“我父亲在亚历山大灯塔。在此之前,他在新大陆的殖民地担当技术总监来着。我们家也有些铺子。”
“那我们还真非常像啊!太像了。”
“嗯”商洛点了点头,“所以,罗马的这一切都会消失吗?”
“实际上已经开始消失了。罗马的地价最近都在暴跌,因为有消息的元老们纷纷都在抛弃自己在罗马城的地产,转而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到赛伯勒尼亚中,在那里为自己购置一份虚拟地产。他们会把自己的财产兑换成虚拟货币,而帝国会将他们支付的财产用作赛伯勒尼亚的维护。”
“那这里,要不要多久就会变成空城了吧?”
“实际上罗马城本就很空。我们这里是比较繁华的区域,但你在罗马城的许多地方都会看到,不只是许多因苏拉开始荒废,连多姆斯宅都开始空置。罗马城毕竟不是什么适合住的地方,这里人太多了,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又不是很高。在知道帝国的重心开始改变后,这里有消息的人都会想要搬走。”
“有意思.”商洛看着街上,“那我额外招些人来罗马如何?既然这里空了,那改建罗马城的成本就下降了啊.空的住宅我可以安排吗?”
“完全可以。我可以帮您联系,应该能以地价收获不少地皮。怎么,您要开发房地产?”
“差不多吧。趁着地价在低位的时候多买进些。等我开始开发罗马,地价回升的时候,再想买可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