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爱国把从系统购买的五项跟盾构机有关的技术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遍。
发现要想在这年月生产出完整版的盾构机,基本是不可能了。
不过盾构机的核心功能是掘进、排土和支护。
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可能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的液压或电气系统,但可以设计手动或半机械化的结构。
比如使用蒸汽车作为动力源。
咱李爱国是改装蒸汽机的老手了。
只要把火车上的蒸汽机弄下来,跟履带坦克相结合,就能鼓捣出一台专门的履带蒸汽车。
履带蒸汽车可以推动齿轮和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推动刀盘旋转或前进。
刀盘可以采用手动操作的旋转刀盘,外加利用杠杆原理的冲击式钻头,也能凑合。
排土系统可能采用螺旋输送机或简单的传送带,再由人力三轮或毛驴车把土运出去。
深夜,李爱国把这些图纸搞定,拿起钢笔,就着昏黄的灯光,在白皙的草稿纸上写到。
“盾构机的主体配置包括:掘进系统、排土系统、支护结构.动力来源”
一直忙活到半夜,才算是把所有的材料搞定。
李爱国打着哈欠把材料装进帆布袋里面,推开了里屋的门,钻进了被窝里。
刚躺下,陈雪茹就贴了上来。
耳边响起一道近乎呢喃的声音:“爱国哥,小明徽也大了,咱们是不是再给她鼓捣个弟弟。”
借助昏黄的灯光看去,陈雪茹的小脸潮红。
这哪个受得了啊!
李爱国勐地来了精神。
耳边响起了一阵激情四射的旋律。
【给我闹!给我闹!给我闹!
……粪力踩!
给我闹!给我闹!给我闹!
……粪里踩!给我闹!
一边加档一边踩。
一边加档一边踩……踩!!
给我闹!给我闹!给我闹!……
一起开火车吧】
隔壁屋内,许大茂在工地上劳累了一整天,混身疲惫,此时刚刚入睡,就被这动静惊醒了。
“这才休息了两个月,又开始了,这日子好让不让人过了!”许大茂打了个哈欠,想用被子遮住耳朵。
“啪!”
他脸上挨了一巴掌。
“咋地了?”
刘岚从被窝里坐起来,一把将他揪了起来:“给我闹!”
许大茂:“.”
翌日一大早,李爱国打着哈欠起了床。
陈雪茹精气神十足,早就做好了早饭,喊他的声音也比以前柔和了许多。
“爱国哥,吃饭了。”
桌子上摆着棒子面粥,一盘小咸菜,两个白面馒头,外加五个鸡蛋。
吃饱喝足,李爱国抖擞精神,挎上帆布包出门。
刚走两步,就看到许大茂扛着锄头从屋里出来。
他脸色蜡黄,黑眼圈浓重,一看就知道昨晚上没休息好。
“大茂哥,咋地了,晚上偷人家去了。”李爱国笑着打了声招呼。
许大茂冲他翻了个白眼:“我是被人偷了。”
这是意思?不管了,还是赶紧去铁道技术所,要不然等会刘国璋主任该去开会了。
李爱国无视许大茂一脸幽怨的样子,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来到了铁道技术研究所。
刘国璋这阵子好像很忙,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应该也参与到了地铁的建设中。
“老师。”李爱国在门口敲了下门,这才走进去。
“爱国,你来了,赶紧坐,你这阵子可是大忙人,好久没过来了。”刘国璋知道李爱国肯定有事情,放下材料站起身,把他让到了沙发上。
李爱国从帆布包中取出了一份资料:“老师,昨天我参加了挖掘地铁实验隧道的工作。在劳动中,我有点新想法,想跟老师汇报一下。”
“是吗?”刘国璋也没在意。
毕竟挖隧道,还能挖出来?
“老师,我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挖隧道的机器。嗯,名字叫做盾构机。”
此话一出,刘国璋的脸色就变了:“盾构机?你赶紧说说。”
李爱国打开资料,把几张图纸递了过去。
“老师,这种机器其实在1825年已经出现了,曾用于泰晤士河下方修建隧道,后来,经过改进还用于了纽约迪特隧道的开挖,它的原理很简单,跟船蛆在木头里钻洞差不多”
李爱国简单的把盾构机的原理解释了一遍。
刘国璋虽是政工干部出身,这些年也没少研究技术,瞬间意识到盾构机的可行性。
“这盾构机效率高,节省人力,确实是个好东西.不过,看上去技术挺复杂的,成本应该不低。”
刘国璋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盾构机作为大型工程机械,在后世的价格一度高达3.5亿人民币。
虽然李爱国考虑到这年月的技术条件,做了不少简化,但是盾体结构、刀具与刀盘等必要的结构却不能节省。
就算是自己制造,成本也远超过一台蒸汽机。
“老师,盾构机的成本确实很高,不过它特别安全,只要配合注浆法,可以将事故率降低至百分之三一下。”
听到这话,刘国璋有些动心。
这年月使用炸药来开凿隧道,除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外,还特别的不安全。
每次开凿隧道,都会发生一些事故。
“爱国,你尽管放手去干,铁道技术所这边全力支持你。”刘国璋当场拍了板。
不过该如何干,还是有讲究的。
李爱国考虑到盾构机的图纸已经搞出来了,建议把研制工作放在前门机务段。
一来,前门机务段整备车间有优秀的工人师傅,在他们的配合下,能够更快研制出盾构机。
二来,前门机务段是基层单位,没有那么显眼,很多事情操作起来更方便。
只是就算是要研制出盾构机,也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
李爱国提出应该缓一缓郊区的实验隧道挖掘工作,免得发生什么意外。
毕竟一旦盾构机研制成功,将会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介时,深挖将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你先等等。”刘国璋没有回答李爱国,而是突然站起身,走过去关上了办公室门。
再回到位子上的时候,他的脸色严肃了起来。
李爱国意识到这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讲了,连忙坐好,双手放在膝盖上。
刘国璋提出了一个问题,“爱国,你真的以为深埋还是浅埋,是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李爱国愣住了。
他仔细一想,就觉察出了事情有点不对劲。
这是个战天斗地的年代,无数看似困难无比的工程,都能够顺利完成,更何况是一条地铁?
刘国璋点上根烟,抽一口后,伴随着烟雾又吐出了一个问题。
“现在世界上实行浅埋的主要是小美家和小欧家,老毛子的莫斯科则采用了深埋,最大深度高达100米。”
“咱们的地铁学习对象是老毛子家的地铁,建工局曾经派人前往莫斯科做了长达数学的考察。按说咱们应该像老毛子那样采取深埋的办法,建工局却建议选择浅埋。”
“老毛子派来专家组帮咱们规划,老毛子专家组却摒弃了自己的优势技术,依然坚持让咱们选择浅埋”
“这是为什么?”
空气中烟雾缭绕,刘国璋讲到这里,戛然而止。
李爱国感觉到浑身发冷。
地铁在这年月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地下防护工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地铁的确发挥了避弹所的重要作用,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老大哥却要求小兄弟修一个浅地铁再联系到两家最近的关系变化,这背后的心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上面正是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屡次驳回建工局和老毛子专家的请求,为主张深埋的工程局创造机会。
(其实在后世,京城地铁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看似采用了浅埋的办法,深度却高达40米,远超了浅埋的概念。
并且后期在地铁的上方,还构筑了厚度高达1米的混凝土盖子)
一根烟抽完,刘国璋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看着李爱国说道:“爱国,有些事情你知道就行了,不要掺和进去。”
李爱国明白老师的维护之意,点头道:“老师,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只讨论技术,不涉及整治。”
这正是刘国璋满意李爱国的一点。
这位学生曾数次有机会涉足到“整治”中,但是每次却及时抽身,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搞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
两人闲聊几句,确定了盾构机的研究计划。
“就这么决定了,我现在通知邢段长。”刘国璋恨不得马上就看到盾构机,他准备拿起电话。
这时候,电话突然响了。
刘国璋吓了一跳,犹豫了片刻,接起了电话。
“喂”
刘国璋的脸色难看起来,失声道:“什么?工地出事了?”
李爱国也吓了一跳,站起身问道:“老师,怎么了?”
“是董工打来的,工地发生塌方事故,现在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刘国璋放下电话,整个人迅速冷静下来。
“铁道兵那边已经派遣了救援人员,爱国,走,咱们到现场去看一看。”
坐在轿车上,刘国璋简单的把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这事儿还得从今天早晨说起。
刘海中一大早带着住户们赶到了工地上,在陈队长的指挥下,挖掘工作迅速展开。
只是跟昨天相比较,今天那些住户们的力气明显有些不足。
特别是那些运送加固钢管的同志,本身就是体质比较弱的,现在更是迈不动步了,导致加固工作没能跟上挖掘进度。
董工发现了这个情况,想起了李爱国的叮嘱,立刻建议周总指挥暂停挖掘工作,却被驳回了。
周总工把刘海中喊了过去,狠狠的批了他一顿。
刘海中好不容易当上班长,这要是管不好住户们,以后岂不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进到隧道内,把那些临时工们收拾了一顿。
董工担心刘海中过火了,也带着陈队长跟了进去,刚进去他就觉察到了不对劲。
那一堆石头挡住了旁边的洞壁,看不清洞壁上的情况,这已经违反了安全规定。
董工赶紧喊人清理,有个小年轻还不情愿,被训了两句,这才不清不愿的跟陈队长他们一块拿起了铁锹。
等洞壁清理出来,陈队长在上面看到了一道裂痕,立刻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大家伙快逃啊,要塌了。”
那些铁道兵们,临时工见到情况不妙,转身就跑。
陈队长本来已经跑出隧道了,看到一个搬运钢管的小媳妇儿吓得竟然瘫坐在了地上,又拐过了过去。
“根据董工汇报,因为陈队长及时发现了险情,所以大部分人跑出来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陈队长和那个小媳妇儿还被压在洞里,生死未知。”
听完刘国璋的介绍,李爱国的心脏也提到了喉咙眼里。
陈队长自打战场上下来后,就在崇山峻岭之间负责挖掘隧道的工程,去年好不容易结了婚,现在老婆刚怀了孩子。
要是真出了事,那可就是一场悲剧了。
小轿车风驰电掣般来到郊区的小西山工地上。
此时铁道兵方面展开了救援工作。
那些铁道兵们得知队长被埋在下面,眼一下子就红了,抄起铁锹就开始挖掘坍塌的洞穴。
李爱国跟着刘国璋下了车的时候,隧道口口已经被清理出来了。
“主任,您来了。”董工见到刘国璋,连忙跑了过来。
这位老技术人员此时脸色已经吓得铁青起来,连声音都颤抖了。
“别管那么多,咱们先把人救出来。”刘国璋明白董工是担心事故的事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一句。
“现场总指挥呢?”刘国璋看到现场乱糟糟的,板着脸问。
“我,我就是!”此时的周总工站在那里,已经吓得魂分魄散了,双腿发抖。
刘国璋看到他的样子,当时就想发火,只是周总工毕竟是工程局的人,不归铁道技术所管,所以只能压下火气。
“周总指挥,现场的救援工作该怎么开展?”
周总指挥定了定神,指着那些正在挖掘坍塌隧道的铁道兵们说道:“挖挖开”
刘国璋差点气得面前一个黑,此人是搞工程的,竟然一点常识都没有吗?
他这次确实是误会了,周总指挥对搞工程确实是行家里手,但是他搞的是盖房子,建工厂的工程,确实不了解挖隧道。
“这样下去不行.肯定还得出事。”刘国璋看到几个临时工在推石头的时候,竟然摔了跟头,皱起了眉头。
“老师,我曾经参与过洞穴内的救险工作,跟铁道兵们也合作过,我去帮忙吧?”李爱国主动提了出来。
“好,现在就由爱国同志担任现场指挥。”刘国璋看看周总指挥:“周同志,你有意见吗?”
“没没有”周总指挥此时已经六神无主了,巴不得有人前来接过这个烂摊子。
刘国璋也清楚,此时让李爱国指挥,等于是自找麻烦,给李爱国背了一口锅。
但是,在生命面前,就算是背锅也是值得的。
他想了一下,补充道:“爱国,你尽管干,我是这里的最高领导,出了事,我担着!”
“您放心吧,老师,不会有问题的。”
李爱国成为现场总指挥后,见现场乱糟糟的,立刻把铁道兵的副队长喊了过来,跟董工还有街道上的负责人开了一个短会。
“王副队长,那两人大概埋藏在什么地方?”
“大概在三十五米的地方。”王副队长此时着急得额头冒出了汗水。
“三十五米.”
李爱国站起身目测了一下距离,立刻叫停了铁道兵和那些住户们的救援工作。
“都给我住手!”
“现在坡崖上方并不坚固,如果继续深挖的话,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
话音刚落,一块石头从坡崖上滚落下来,差点砸中了许大茂。
还好许大茂常年下乡放电影,反应速度足够快,才堪堪躲了过去。
许大茂吓得捂着胸口窝子,扭头看向不远处,小声嘀咕:“怎么爱国兄弟,变成现场总指挥了?”
刘海中眯眯眼,冲着刘国璋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没看到爱国称呼那位大领导为老师嘛。”
看到李爱国现在竟然成了现场总指挥,在那里筹划如何救人,易中海就心中憋得慌,他扭过头去左右看看。
这一看不打紧,发现少了一个人。
“秦淮茹呢?你们谁看到秦淮茹了?”
阎解成和梁拉娣、南易几人也吓了一跳,站起身环顾四周。
梁拉娣也没找到秦淮茹,忍不住说道:“秦淮茹不会是在里面没出来吧?”
“好像是,我是最后跑出来的,看到陈队长去救秦淮茹了。”阎解成凑过来。
一时间众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易中海在意识到秦淮茹可能被压在隧道里面后,最开始的时候有些慌张。
毕竟秦淮茹是贾东旭的媳妇儿,跟一大妈和他的关系都不错。
但是,易中海老奸巨猾,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他佯装慌了手脚,抓住刘海中的胳膊说道:“海中,快,你快把秦淮茹救出来啊。”
“老易,我倒是想救人,只是,现在这情况你也看到了,爱国喊停了救援。”刘海中满头是包,要是秦淮茹出了事,贾东旭不得跟他拼命?
“好你个刘海中,你是班长,是你把秦淮茹带过来的,现在秦淮茹出了问题,你却什么都办不到!”易中海对着刘海中就是一顿猛喷。
刘海中被喷得抬不起头,却没有办法。
还是张钢柱看不过去了,出来说了句话:“易师傅,您是急着救人呢,还是想借机骂人呢?”
“救人,当然是救人了。”
易中海听到这个,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又踉踉跄跄的跑到正在跟董工和副队长商量的李爱国跟前,大声喊道:“爱国,秦淮茹被埋在里面,你赶紧找人把他救出来。”
秦淮茹?那个扛钢管的女同志是秦淮茹.李爱国皱起了眉头。
“易中海,现在救援有二次坍塌的可能性,我们正在规划救援工作,你不要着急。”
易中海听到这话,顿时恼怒了,跳着脚说道:“李爱国,我知道你跟贾家有仇,他们确实是对不起你,但是,你也不能袖手旁观啊!”
“你误会了.”
“误会什么,你就是想要害了秦淮茹!你还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李爱国本来还想着跟易中海解释几句,现在看到易中海已经上头了,压根不听。
他看了一眼副队长:“老张,这人影响救援,你带几个人把他先押起来。”
张副队长喊来几个铁道兵,就要把易中海给按住。
易中海恼怒了:“李爱国,秦淮茹可是咱们大院里的住户,你见死不救,还有一点邻里之间的情谊吗?”
李爱国本来一直以为易中海是担心秦淮茹,听到这话,顿时感到不对劲。
这是借机发难啊。
只是李爱国记挂着救援工作,没有时间跟易中海掰扯。
李爱国没理会易中海,那几个铁道兵可不惯着他。
张副队长一把揪住易中海的衣领子,大吼道:“你胡咧咧啥,我们队长就是为了救秦淮茹,现在也被压在下面,怎么着,你以为我们不着急?”
易中海一时间无言以对,只能耷拉下脑袋。
“老张,你现在把人手组织一下,按照咱们确定的方案开始展开救援。”李爱国喊住张副队长。
“要不是急着救人,今天我非让你知道什么叫做铁道兵的铁拳。”张副队长甩开易中海,转身忙活去了。
李爱国看向董工:“老董,为了防止坍塌,为了尽快把人救出来,还需要前门机务段火车救援队的帮忙,他们那里有专业的救援工具,你立刻去通知救援队的刘队长。”
“我马上去。”
董工骑着自行车离开后,李爱国又把刘海中喊了过来。
“二大爷,别着急,陈队长和秦淮茹肯定没问题。”
看到刘海中吓得瑟瑟发抖,李爱国安慰了一句。
虽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刘海中却感觉有了主心骨。
“爱国,你说怎么办,我全听你的。”
“你马上带着临时工们清理外围的碎石块。”
“好好好”
刘海中带人忙碌了起来。
李爱国喊来了许大茂:“大茂,你赶紧前往街道办,请街道办王主任动员街区住户,前去帮忙。”
事情发生的72小时,被称为黄金时间。
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一分透气和生命的机会。
在缺乏机械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人多力量大的办法了。
(本章完)
发现要想在这年月生产出完整版的盾构机,基本是不可能了。
不过盾构机的核心功能是掘进、排土和支护。
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可能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的液压或电气系统,但可以设计手动或半机械化的结构。
比如使用蒸汽车作为动力源。
咱李爱国是改装蒸汽机的老手了。
只要把火车上的蒸汽机弄下来,跟履带坦克相结合,就能鼓捣出一台专门的履带蒸汽车。
履带蒸汽车可以推动齿轮和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推动刀盘旋转或前进。
刀盘可以采用手动操作的旋转刀盘,外加利用杠杆原理的冲击式钻头,也能凑合。
排土系统可能采用螺旋输送机或简单的传送带,再由人力三轮或毛驴车把土运出去。
深夜,李爱国把这些图纸搞定,拿起钢笔,就着昏黄的灯光,在白皙的草稿纸上写到。
“盾构机的主体配置包括:掘进系统、排土系统、支护结构.动力来源”
一直忙活到半夜,才算是把所有的材料搞定。
李爱国打着哈欠把材料装进帆布袋里面,推开了里屋的门,钻进了被窝里。
刚躺下,陈雪茹就贴了上来。
耳边响起一道近乎呢喃的声音:“爱国哥,小明徽也大了,咱们是不是再给她鼓捣个弟弟。”
借助昏黄的灯光看去,陈雪茹的小脸潮红。
这哪个受得了啊!
李爱国勐地来了精神。
耳边响起了一阵激情四射的旋律。
【给我闹!给我闹!给我闹!
……粪力踩!
给我闹!给我闹!给我闹!
……粪里踩!给我闹!
一边加档一边踩。
一边加档一边踩……踩!!
给我闹!给我闹!给我闹!……
一起开火车吧】
隔壁屋内,许大茂在工地上劳累了一整天,混身疲惫,此时刚刚入睡,就被这动静惊醒了。
“这才休息了两个月,又开始了,这日子好让不让人过了!”许大茂打了个哈欠,想用被子遮住耳朵。
“啪!”
他脸上挨了一巴掌。
“咋地了?”
刘岚从被窝里坐起来,一把将他揪了起来:“给我闹!”
许大茂:“.”
翌日一大早,李爱国打着哈欠起了床。
陈雪茹精气神十足,早就做好了早饭,喊他的声音也比以前柔和了许多。
“爱国哥,吃饭了。”
桌子上摆着棒子面粥,一盘小咸菜,两个白面馒头,外加五个鸡蛋。
吃饱喝足,李爱国抖擞精神,挎上帆布包出门。
刚走两步,就看到许大茂扛着锄头从屋里出来。
他脸色蜡黄,黑眼圈浓重,一看就知道昨晚上没休息好。
“大茂哥,咋地了,晚上偷人家去了。”李爱国笑着打了声招呼。
许大茂冲他翻了个白眼:“我是被人偷了。”
这是意思?不管了,还是赶紧去铁道技术所,要不然等会刘国璋主任该去开会了。
李爱国无视许大茂一脸幽怨的样子,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来到了铁道技术研究所。
刘国璋这阵子好像很忙,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应该也参与到了地铁的建设中。
“老师。”李爱国在门口敲了下门,这才走进去。
“爱国,你来了,赶紧坐,你这阵子可是大忙人,好久没过来了。”刘国璋知道李爱国肯定有事情,放下材料站起身,把他让到了沙发上。
李爱国从帆布包中取出了一份资料:“老师,昨天我参加了挖掘地铁实验隧道的工作。在劳动中,我有点新想法,想跟老师汇报一下。”
“是吗?”刘国璋也没在意。
毕竟挖隧道,还能挖出来?
“老师,我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挖隧道的机器。嗯,名字叫做盾构机。”
此话一出,刘国璋的脸色就变了:“盾构机?你赶紧说说。”
李爱国打开资料,把几张图纸递了过去。
“老师,这种机器其实在1825年已经出现了,曾用于泰晤士河下方修建隧道,后来,经过改进还用于了纽约迪特隧道的开挖,它的原理很简单,跟船蛆在木头里钻洞差不多”
李爱国简单的把盾构机的原理解释了一遍。
刘国璋虽是政工干部出身,这些年也没少研究技术,瞬间意识到盾构机的可行性。
“这盾构机效率高,节省人力,确实是个好东西.不过,看上去技术挺复杂的,成本应该不低。”
刘国璋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盾构机作为大型工程机械,在后世的价格一度高达3.5亿人民币。
虽然李爱国考虑到这年月的技术条件,做了不少简化,但是盾体结构、刀具与刀盘等必要的结构却不能节省。
就算是自己制造,成本也远超过一台蒸汽机。
“老师,盾构机的成本确实很高,不过它特别安全,只要配合注浆法,可以将事故率降低至百分之三一下。”
听到这话,刘国璋有些动心。
这年月使用炸药来开凿隧道,除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外,还特别的不安全。
每次开凿隧道,都会发生一些事故。
“爱国,你尽管放手去干,铁道技术所这边全力支持你。”刘国璋当场拍了板。
不过该如何干,还是有讲究的。
李爱国考虑到盾构机的图纸已经搞出来了,建议把研制工作放在前门机务段。
一来,前门机务段整备车间有优秀的工人师傅,在他们的配合下,能够更快研制出盾构机。
二来,前门机务段是基层单位,没有那么显眼,很多事情操作起来更方便。
只是就算是要研制出盾构机,也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
李爱国提出应该缓一缓郊区的实验隧道挖掘工作,免得发生什么意外。
毕竟一旦盾构机研制成功,将会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介时,深挖将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你先等等。”刘国璋没有回答李爱国,而是突然站起身,走过去关上了办公室门。
再回到位子上的时候,他的脸色严肃了起来。
李爱国意识到这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讲了,连忙坐好,双手放在膝盖上。
刘国璋提出了一个问题,“爱国,你真的以为深埋还是浅埋,是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李爱国愣住了。
他仔细一想,就觉察出了事情有点不对劲。
这是个战天斗地的年代,无数看似困难无比的工程,都能够顺利完成,更何况是一条地铁?
刘国璋点上根烟,抽一口后,伴随着烟雾又吐出了一个问题。
“现在世界上实行浅埋的主要是小美家和小欧家,老毛子的莫斯科则采用了深埋,最大深度高达100米。”
“咱们的地铁学习对象是老毛子家的地铁,建工局曾经派人前往莫斯科做了长达数学的考察。按说咱们应该像老毛子那样采取深埋的办法,建工局却建议选择浅埋。”
“老毛子派来专家组帮咱们规划,老毛子专家组却摒弃了自己的优势技术,依然坚持让咱们选择浅埋”
“这是为什么?”
空气中烟雾缭绕,刘国璋讲到这里,戛然而止。
李爱国感觉到浑身发冷。
地铁在这年月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地下防护工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地铁的确发挥了避弹所的重要作用,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老大哥却要求小兄弟修一个浅地铁再联系到两家最近的关系变化,这背后的心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上面正是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屡次驳回建工局和老毛子专家的请求,为主张深埋的工程局创造机会。
(其实在后世,京城地铁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看似采用了浅埋的办法,深度却高达40米,远超了浅埋的概念。
并且后期在地铁的上方,还构筑了厚度高达1米的混凝土盖子)
一根烟抽完,刘国璋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看着李爱国说道:“爱国,有些事情你知道就行了,不要掺和进去。”
李爱国明白老师的维护之意,点头道:“老师,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只讨论技术,不涉及整治。”
这正是刘国璋满意李爱国的一点。
这位学生曾数次有机会涉足到“整治”中,但是每次却及时抽身,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搞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
两人闲聊几句,确定了盾构机的研究计划。
“就这么决定了,我现在通知邢段长。”刘国璋恨不得马上就看到盾构机,他准备拿起电话。
这时候,电话突然响了。
刘国璋吓了一跳,犹豫了片刻,接起了电话。
“喂”
刘国璋的脸色难看起来,失声道:“什么?工地出事了?”
李爱国也吓了一跳,站起身问道:“老师,怎么了?”
“是董工打来的,工地发生塌方事故,现在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刘国璋放下电话,整个人迅速冷静下来。
“铁道兵那边已经派遣了救援人员,爱国,走,咱们到现场去看一看。”
坐在轿车上,刘国璋简单的把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这事儿还得从今天早晨说起。
刘海中一大早带着住户们赶到了工地上,在陈队长的指挥下,挖掘工作迅速展开。
只是跟昨天相比较,今天那些住户们的力气明显有些不足。
特别是那些运送加固钢管的同志,本身就是体质比较弱的,现在更是迈不动步了,导致加固工作没能跟上挖掘进度。
董工发现了这个情况,想起了李爱国的叮嘱,立刻建议周总指挥暂停挖掘工作,却被驳回了。
周总工把刘海中喊了过去,狠狠的批了他一顿。
刘海中好不容易当上班长,这要是管不好住户们,以后岂不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进到隧道内,把那些临时工们收拾了一顿。
董工担心刘海中过火了,也带着陈队长跟了进去,刚进去他就觉察到了不对劲。
那一堆石头挡住了旁边的洞壁,看不清洞壁上的情况,这已经违反了安全规定。
董工赶紧喊人清理,有个小年轻还不情愿,被训了两句,这才不清不愿的跟陈队长他们一块拿起了铁锹。
等洞壁清理出来,陈队长在上面看到了一道裂痕,立刻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大家伙快逃啊,要塌了。”
那些铁道兵们,临时工见到情况不妙,转身就跑。
陈队长本来已经跑出隧道了,看到一个搬运钢管的小媳妇儿吓得竟然瘫坐在了地上,又拐过了过去。
“根据董工汇报,因为陈队长及时发现了险情,所以大部分人跑出来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陈队长和那个小媳妇儿还被压在洞里,生死未知。”
听完刘国璋的介绍,李爱国的心脏也提到了喉咙眼里。
陈队长自打战场上下来后,就在崇山峻岭之间负责挖掘隧道的工程,去年好不容易结了婚,现在老婆刚怀了孩子。
要是真出了事,那可就是一场悲剧了。
小轿车风驰电掣般来到郊区的小西山工地上。
此时铁道兵方面展开了救援工作。
那些铁道兵们得知队长被埋在下面,眼一下子就红了,抄起铁锹就开始挖掘坍塌的洞穴。
李爱国跟着刘国璋下了车的时候,隧道口口已经被清理出来了。
“主任,您来了。”董工见到刘国璋,连忙跑了过来。
这位老技术人员此时脸色已经吓得铁青起来,连声音都颤抖了。
“别管那么多,咱们先把人救出来。”刘国璋明白董工是担心事故的事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一句。
“现场总指挥呢?”刘国璋看到现场乱糟糟的,板着脸问。
“我,我就是!”此时的周总工站在那里,已经吓得魂分魄散了,双腿发抖。
刘国璋看到他的样子,当时就想发火,只是周总工毕竟是工程局的人,不归铁道技术所管,所以只能压下火气。
“周总指挥,现场的救援工作该怎么开展?”
周总指挥定了定神,指着那些正在挖掘坍塌隧道的铁道兵们说道:“挖挖开”
刘国璋差点气得面前一个黑,此人是搞工程的,竟然一点常识都没有吗?
他这次确实是误会了,周总指挥对搞工程确实是行家里手,但是他搞的是盖房子,建工厂的工程,确实不了解挖隧道。
“这样下去不行.肯定还得出事。”刘国璋看到几个临时工在推石头的时候,竟然摔了跟头,皱起了眉头。
“老师,我曾经参与过洞穴内的救险工作,跟铁道兵们也合作过,我去帮忙吧?”李爱国主动提了出来。
“好,现在就由爱国同志担任现场指挥。”刘国璋看看周总指挥:“周同志,你有意见吗?”
“没没有”周总指挥此时已经六神无主了,巴不得有人前来接过这个烂摊子。
刘国璋也清楚,此时让李爱国指挥,等于是自找麻烦,给李爱国背了一口锅。
但是,在生命面前,就算是背锅也是值得的。
他想了一下,补充道:“爱国,你尽管干,我是这里的最高领导,出了事,我担着!”
“您放心吧,老师,不会有问题的。”
李爱国成为现场总指挥后,见现场乱糟糟的,立刻把铁道兵的副队长喊了过来,跟董工还有街道上的负责人开了一个短会。
“王副队长,那两人大概埋藏在什么地方?”
“大概在三十五米的地方。”王副队长此时着急得额头冒出了汗水。
“三十五米.”
李爱国站起身目测了一下距离,立刻叫停了铁道兵和那些住户们的救援工作。
“都给我住手!”
“现在坡崖上方并不坚固,如果继续深挖的话,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
话音刚落,一块石头从坡崖上滚落下来,差点砸中了许大茂。
还好许大茂常年下乡放电影,反应速度足够快,才堪堪躲了过去。
许大茂吓得捂着胸口窝子,扭头看向不远处,小声嘀咕:“怎么爱国兄弟,变成现场总指挥了?”
刘海中眯眯眼,冲着刘国璋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没看到爱国称呼那位大领导为老师嘛。”
看到李爱国现在竟然成了现场总指挥,在那里筹划如何救人,易中海就心中憋得慌,他扭过头去左右看看。
这一看不打紧,发现少了一个人。
“秦淮茹呢?你们谁看到秦淮茹了?”
阎解成和梁拉娣、南易几人也吓了一跳,站起身环顾四周。
梁拉娣也没找到秦淮茹,忍不住说道:“秦淮茹不会是在里面没出来吧?”
“好像是,我是最后跑出来的,看到陈队长去救秦淮茹了。”阎解成凑过来。
一时间众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易中海在意识到秦淮茹可能被压在隧道里面后,最开始的时候有些慌张。
毕竟秦淮茹是贾东旭的媳妇儿,跟一大妈和他的关系都不错。
但是,易中海老奸巨猾,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他佯装慌了手脚,抓住刘海中的胳膊说道:“海中,快,你快把秦淮茹救出来啊。”
“老易,我倒是想救人,只是,现在这情况你也看到了,爱国喊停了救援。”刘海中满头是包,要是秦淮茹出了事,贾东旭不得跟他拼命?
“好你个刘海中,你是班长,是你把秦淮茹带过来的,现在秦淮茹出了问题,你却什么都办不到!”易中海对着刘海中就是一顿猛喷。
刘海中被喷得抬不起头,却没有办法。
还是张钢柱看不过去了,出来说了句话:“易师傅,您是急着救人呢,还是想借机骂人呢?”
“救人,当然是救人了。”
易中海听到这个,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又踉踉跄跄的跑到正在跟董工和副队长商量的李爱国跟前,大声喊道:“爱国,秦淮茹被埋在里面,你赶紧找人把他救出来。”
秦淮茹?那个扛钢管的女同志是秦淮茹.李爱国皱起了眉头。
“易中海,现在救援有二次坍塌的可能性,我们正在规划救援工作,你不要着急。”
易中海听到这话,顿时恼怒了,跳着脚说道:“李爱国,我知道你跟贾家有仇,他们确实是对不起你,但是,你也不能袖手旁观啊!”
“你误会了.”
“误会什么,你就是想要害了秦淮茹!你还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李爱国本来还想着跟易中海解释几句,现在看到易中海已经上头了,压根不听。
他看了一眼副队长:“老张,这人影响救援,你带几个人把他先押起来。”
张副队长喊来几个铁道兵,就要把易中海给按住。
易中海恼怒了:“李爱国,秦淮茹可是咱们大院里的住户,你见死不救,还有一点邻里之间的情谊吗?”
李爱国本来一直以为易中海是担心秦淮茹,听到这话,顿时感到不对劲。
这是借机发难啊。
只是李爱国记挂着救援工作,没有时间跟易中海掰扯。
李爱国没理会易中海,那几个铁道兵可不惯着他。
张副队长一把揪住易中海的衣领子,大吼道:“你胡咧咧啥,我们队长就是为了救秦淮茹,现在也被压在下面,怎么着,你以为我们不着急?”
易中海一时间无言以对,只能耷拉下脑袋。
“老张,你现在把人手组织一下,按照咱们确定的方案开始展开救援。”李爱国喊住张副队长。
“要不是急着救人,今天我非让你知道什么叫做铁道兵的铁拳。”张副队长甩开易中海,转身忙活去了。
李爱国看向董工:“老董,为了防止坍塌,为了尽快把人救出来,还需要前门机务段火车救援队的帮忙,他们那里有专业的救援工具,你立刻去通知救援队的刘队长。”
“我马上去。”
董工骑着自行车离开后,李爱国又把刘海中喊了过来。
“二大爷,别着急,陈队长和秦淮茹肯定没问题。”
看到刘海中吓得瑟瑟发抖,李爱国安慰了一句。
虽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刘海中却感觉有了主心骨。
“爱国,你说怎么办,我全听你的。”
“你马上带着临时工们清理外围的碎石块。”
“好好好”
刘海中带人忙碌了起来。
李爱国喊来了许大茂:“大茂,你赶紧前往街道办,请街道办王主任动员街区住户,前去帮忙。”
事情发生的72小时,被称为黄金时间。
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一分透气和生命的机会。
在缺乏机械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人多力量大的办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