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如梦似幻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张好好已然年迈,琵琶技艺虽然老而弥精,歌喉却不及少年之时。因此罗帷侧畔,还有一位满头翠羽明珰的歌女,婉转作歌。
唱的是李太白的《春思》词。腰间缚着轻丝,在掌上飘摇的纤巧少女们,身形瞧上去轻若游丝。
歌声愈唱愈迷离凄婉,明明是赏心悦目的掌中舞乐,却瞧得看客纷纷叹息呜咽,乃至堕下泪来。
张好好自度的琵琶曲,将风尘女子一生的哀伤苦痛融入其中。世间悲愁,本就相通,怎不让人感同身受?
“良辰美景,却以悲乐撩动人心,倒是别具一格。”
朱温低声评价道。
悲苦往往比欣悦更有冲击力,更能铭刻人心。
但朱温并不喜欢想悲苦的事情,世间苦难已太多,他更希望向前看。
他才二十余岁,人生路还很长。
曲终之后,场中寂寂无言,唯有低低抽泣之声。过了一阵,才爆发出掌声如雷,久久不绝。
“我听绰影姊说,经营所谓‘扬州瘦马’的门户,出众的多半是衡州派在淮东的产业。湖南之地,土瘠民贫,做人父母的,常常只能将女儿卖给烟之家。湘女又比吴越本地女子身形更加娇小,正应上江东富人们对轻盈幼弱的偏好。”
兰素亭在左近轻叹着道。
她的身形已经很纤薄,但那些能作掌中舞的少女,比她更加单薄娇小。
纤巧软糯的女孩子,总能激起男人将她们抱在膝上,轻怜密爱的欲望。
朱温道:“我还知道,湖南民风彪悍,喜欢杀人祭鬼。东南商客倘不经由衡州派这样的本地势力,而是径自去湖南收买童女,一不小心就被土人割了脑袋,拿去祭鬼。”
“幸亏芷臻没有生在那样的地方。幸亏阿爷去后,芷臻能遇上都将这样的人。”兰素亭轻轻道,用感激的目光瞧着朱温。
兰素亭天生一副悲天悯人性子,庆幸与感激,都是实实在在的。
朱温心中微动,却被田珺发力扯住了手。
“混蛋,你一见芷臻妹妹楚楚可怜的样子,就把持不住。”田珺贴着朱温耳朵低声道:“是不是又想搂她了?”
朱温无奈道:“哪有。”
“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田珺低声道:“我家五妹就喜欢故意装得可怜兮兮,骗人怜惜她。”
朱温不由失笑:“你这家伙不笨嘛。当初还跟我说你小妹心肠不坏,只是不会说话。”
田珺红唇一撅:“寇帅教我多把人朝好处想。”
她的率性与兰素亭的纯真,各有各的可爱;泛出小女儿情态时,动人心旌的滋味,又大不相同。
本能的欲念,让朱温顷刻只想将俩女孩一边一个,都给搂怀里。
但他更知道人生在世,有必要节制欲望,否则就会变成他最厌恶的,庙堂之上那群浊物的样子。
衡州派的演出完毕,终于轮到作为东道主的泰山派上场。
月殿内灯火,一时俱灭,场内陷入一片黑灯瞎火之中。
“怎么回事?”
“好冷!”
殿中观众正因灯火的黯灭而有些不适应,突又感到幽幽冰寒,弥漫全殿。
本来初秋的泰山还有些微余热,忽然便像陷入了严冬。
冷气迅速蔓延开来,令场上许多客人不由打起了哆嗦。
周遭忽然跃起一片片紫青色火焰,迷离幽微,仿佛仙家宫阙中降下的天火。
俏婢们在殿中穿行,将一件件填有鹅绒的羽氅发放到客人手里,让他们披上御寒。
借着摇曳的紫青色灯火,众客游目望去,只见环殿摆着一口口大瓮,瓮中之水,已经彻底结冰,怪不得殿中顷刻变得清寒如许。
“这是何等神奇?”
“莫非真有仙家手段?”
场中传来低低的议论之声。
田珺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此情此景,也彻底惊住了。
她不是没见过宴会上使用冰鉴消暑。
冬天里将冰雪储存在冰窖内,夏天取出,盛在形如四足方鼎的冰鉴中,放在室内,纵然三伏天气,也觉寒气氤氲,清凉沁骨。
那些陶瓮当中的冰却是冻成一体,压根不是零碎的冰块。
田珺眼力过人,更看见偏门内一口陶瓮中,开始尚有许多清水,但冰面肉眼可见地蔓延,很快便彻底冻作一处。
“怎么做到的?”田珺好奇地对朱温问道。
“看台上,绰影娘子马上要登场了。”朱温不答,让她好好观舞。
忽然雾气汹涌,从地板上喷射而出,顷刻将歌台弥漫。氤氲流雾在紫青色灯火的照耀下,流离变幻,加上满殿清寒,令人仿佛来到人间仙境,神人洞天。
流雾微散,一行人影衣袂飘飘,绰约如仙,自大殿顶上乘雾而下,向歌台落去,浑似御风而行的姑射仙人!
她们甚至压根没有落地,而是直接悬停在距离歌台近丈的半空中,犹如漂浮。
满堂鸦雀无声。
这样如梦似幻的排场,氛围,尚未起舞出声,便夺去了全场人的神魂心魄。
他们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人世间所能见到的场面。
朱温嘴角微微上扬,只觉这手段如若拿去骗人,让人相信真有仙神下凡,愚夫愚妇们也定然信以为真。
一边兰素亭露出恍然神色。
丝绸是一种韧性极强的材料。
张好好利用丝线,让那些娇小女子在男装丽人们掌上来回起舞。
而朱温让绰影等人借助丝线,如仙子般自殿顶从天而降。
这就是朱温所说的用法大不一样。
泰山派女冠子们身形重一些,就需要更粗的丝线。因此才要灭掉全场灯火,换上光亮暗得多的紫青色奇焰,又以氤氲雾气遮盖视线,让观者看不到丝线的存在。
瞧全场目瞪口哆的模样,乐舞尚未开始,胜局似已敲定。
但兰素亭仍想不明白,紫青色的光焰,喷涌的白雾,以及清水须臾凝为寒冰的大瓮,这些又是怎么做到的?
自兰素亭与朱温相识以来,朱温的奇绝才智,一直刷新着她的想象。
(本章完)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张好好已然年迈,琵琶技艺虽然老而弥精,歌喉却不及少年之时。因此罗帷侧畔,还有一位满头翠羽明珰的歌女,婉转作歌。
唱的是李太白的《春思》词。腰间缚着轻丝,在掌上飘摇的纤巧少女们,身形瞧上去轻若游丝。
歌声愈唱愈迷离凄婉,明明是赏心悦目的掌中舞乐,却瞧得看客纷纷叹息呜咽,乃至堕下泪来。
张好好自度的琵琶曲,将风尘女子一生的哀伤苦痛融入其中。世间悲愁,本就相通,怎不让人感同身受?
“良辰美景,却以悲乐撩动人心,倒是别具一格。”
朱温低声评价道。
悲苦往往比欣悦更有冲击力,更能铭刻人心。
但朱温并不喜欢想悲苦的事情,世间苦难已太多,他更希望向前看。
他才二十余岁,人生路还很长。
曲终之后,场中寂寂无言,唯有低低抽泣之声。过了一阵,才爆发出掌声如雷,久久不绝。
“我听绰影姊说,经营所谓‘扬州瘦马’的门户,出众的多半是衡州派在淮东的产业。湖南之地,土瘠民贫,做人父母的,常常只能将女儿卖给烟之家。湘女又比吴越本地女子身形更加娇小,正应上江东富人们对轻盈幼弱的偏好。”
兰素亭在左近轻叹着道。
她的身形已经很纤薄,但那些能作掌中舞的少女,比她更加单薄娇小。
纤巧软糯的女孩子,总能激起男人将她们抱在膝上,轻怜密爱的欲望。
朱温道:“我还知道,湖南民风彪悍,喜欢杀人祭鬼。东南商客倘不经由衡州派这样的本地势力,而是径自去湖南收买童女,一不小心就被土人割了脑袋,拿去祭鬼。”
“幸亏芷臻没有生在那样的地方。幸亏阿爷去后,芷臻能遇上都将这样的人。”兰素亭轻轻道,用感激的目光瞧着朱温。
兰素亭天生一副悲天悯人性子,庆幸与感激,都是实实在在的。
朱温心中微动,却被田珺发力扯住了手。
“混蛋,你一见芷臻妹妹楚楚可怜的样子,就把持不住。”田珺贴着朱温耳朵低声道:“是不是又想搂她了?”
朱温无奈道:“哪有。”
“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田珺低声道:“我家五妹就喜欢故意装得可怜兮兮,骗人怜惜她。”
朱温不由失笑:“你这家伙不笨嘛。当初还跟我说你小妹心肠不坏,只是不会说话。”
田珺红唇一撅:“寇帅教我多把人朝好处想。”
她的率性与兰素亭的纯真,各有各的可爱;泛出小女儿情态时,动人心旌的滋味,又大不相同。
本能的欲念,让朱温顷刻只想将俩女孩一边一个,都给搂怀里。
但他更知道人生在世,有必要节制欲望,否则就会变成他最厌恶的,庙堂之上那群浊物的样子。
衡州派的演出完毕,终于轮到作为东道主的泰山派上场。
月殿内灯火,一时俱灭,场内陷入一片黑灯瞎火之中。
“怎么回事?”
“好冷!”
殿中观众正因灯火的黯灭而有些不适应,突又感到幽幽冰寒,弥漫全殿。
本来初秋的泰山还有些微余热,忽然便像陷入了严冬。
冷气迅速蔓延开来,令场上许多客人不由打起了哆嗦。
周遭忽然跃起一片片紫青色火焰,迷离幽微,仿佛仙家宫阙中降下的天火。
俏婢们在殿中穿行,将一件件填有鹅绒的羽氅发放到客人手里,让他们披上御寒。
借着摇曳的紫青色灯火,众客游目望去,只见环殿摆着一口口大瓮,瓮中之水,已经彻底结冰,怪不得殿中顷刻变得清寒如许。
“这是何等神奇?”
“莫非真有仙家手段?”
场中传来低低的议论之声。
田珺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此情此景,也彻底惊住了。
她不是没见过宴会上使用冰鉴消暑。
冬天里将冰雪储存在冰窖内,夏天取出,盛在形如四足方鼎的冰鉴中,放在室内,纵然三伏天气,也觉寒气氤氲,清凉沁骨。
那些陶瓮当中的冰却是冻成一体,压根不是零碎的冰块。
田珺眼力过人,更看见偏门内一口陶瓮中,开始尚有许多清水,但冰面肉眼可见地蔓延,很快便彻底冻作一处。
“怎么做到的?”田珺好奇地对朱温问道。
“看台上,绰影娘子马上要登场了。”朱温不答,让她好好观舞。
忽然雾气汹涌,从地板上喷射而出,顷刻将歌台弥漫。氤氲流雾在紫青色灯火的照耀下,流离变幻,加上满殿清寒,令人仿佛来到人间仙境,神人洞天。
流雾微散,一行人影衣袂飘飘,绰约如仙,自大殿顶上乘雾而下,向歌台落去,浑似御风而行的姑射仙人!
她们甚至压根没有落地,而是直接悬停在距离歌台近丈的半空中,犹如漂浮。
满堂鸦雀无声。
这样如梦似幻的排场,氛围,尚未起舞出声,便夺去了全场人的神魂心魄。
他们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人世间所能见到的场面。
朱温嘴角微微上扬,只觉这手段如若拿去骗人,让人相信真有仙神下凡,愚夫愚妇们也定然信以为真。
一边兰素亭露出恍然神色。
丝绸是一种韧性极强的材料。
张好好利用丝线,让那些娇小女子在男装丽人们掌上来回起舞。
而朱温让绰影等人借助丝线,如仙子般自殿顶从天而降。
这就是朱温所说的用法大不一样。
泰山派女冠子们身形重一些,就需要更粗的丝线。因此才要灭掉全场灯火,换上光亮暗得多的紫青色奇焰,又以氤氲雾气遮盖视线,让观者看不到丝线的存在。
瞧全场目瞪口哆的模样,乐舞尚未开始,胜局似已敲定。
但兰素亭仍想不明白,紫青色的光焰,喷涌的白雾,以及清水须臾凝为寒冰的大瓮,这些又是怎么做到的?
自兰素亭与朱温相识以来,朱温的奇绝才智,一直刷新着她的想象。
(本章完)